中歐“經停外交”成慣例 休息時間談出國家大事

最后更新:2016-11-22 20:56:10來源:歐洲時報網
【歐洲時報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11月17日至23日對拉美三國厄瓜多爾、秘魯、智利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秘魯利馬舉行的APEC會議,而往返途中選擇經停的意大利和西班牙為此次拉美行添加不少亮點。

\

11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意大利撒丁島會見意大利總理倫齊。(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歐“經停外交”成“慣例”:休息時間談出國家大事

由于中國與拉美相距遙遠,位于歐亞大陸最西端、與拉美隔大西洋相望的幾個國家,就成了中國領導人訪問拉美途中的傳統經停地。在中歐關系熱絡、高層訪問密集的最近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做技術經停就已覆蓋希臘、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和意大利5個歐洲國家。

然而經停并不是簡單的休息,而是一次“簡化版”的外交互動。雖然只是過境,過境之國的賓主之誼也顯得誠意滿滿。在此次經停意大利撒丁島時,意大利總理倫齊和夫人專程從羅馬趕來會面,就中意和中歐關系進行深入交談。而西班牙方面也對習近平過境予以高度重視并給予熱情友好接待。據悉,2016年正值中國和西班牙兩國貿易的關鍵節點,此次經停或有望鞏固兩國間的貿易關系。

技術經停和過境訪問雖被稱為“簡化版”的高層訪問,卻已成為中歐關系圖景中一抹鮮活的色彩。

\

歐盟對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始終存有疑慮,在10月13日的歐盟峰會中,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及東歐國家則明確對此表示反對。圖為11月9日,為抗議進口中國鋼鐵、保護歐洲鋼鐵業,超過1萬名鋼鐵業從業者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抗議。(圖片來源:法新社)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習近平此次拉美之行出發前,介紹為何選擇經停意大利和西班牙時表示,當前中意、中西關系發展勢頭良好,中國同兩國政治互信牢固,各領域交流合作成果豐碩。習近平主席此次拉美之行,路途遙遠,往返選擇經停意大利撒丁島和西班牙大加那利島,體現了中方對發展與兩國關系的重視。意大利、西班牙方面均對習主席過境予以高度重視并給予熱情友好接待,我們對此表示感謝。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一次歐盟峰會中,意大利和西班牙針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表態并不積極。但在經濟全球化面臨重大挑戰的時候,中國和歐盟作為全球三個最大經濟體中的兩個,需要攜手應對,探索經濟全球化的新方向。

中國堅定推進全球化進行 RECP或填補TPP空白?

此次習近平的拉美之行,還有一個背景不可忽視:世界經濟增長乏力,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TPP協議前途未卜……“逆全球化”聲音甚囂塵上,加之英國脫歐、美國大選等重大事件影響,不確定因素增加,不安情緒蔓延。當“全球化”遭遇前所未有的質疑與挑戰,當一些發達國家將貿易失衡、結構扭曲、市場失調、工人失業歸罪于“全球化”,當各種封閉性質的區域協定不斷冒出……外界需要在“是全球化出了問題,還是部分國家出現了誤判”之間找到各自的判斷。

而堅定地推進全球化進程,習近平此次的拉美行始終貫徹著這樣一個主旨。因為作為全球化的受益者和堅定不移的推廣者,中國的一舉一動都意義非凡,而APEC作為中國開展多邊外交的平臺之一,從這里發出的“中國主張”也引發外界關注。

2016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周期間舉行了一系列峰會,其中,推動亞太自貿區進程以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會議關注的焦點議題。

\

11月19日,2016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在秘魯利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并發表題為《深化伙伴關系 增強發展動力》的主旨演講。(圖片來源:新華社)

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這一焦點話題相互呼應的是通過習近平的兩次講話而傳遞出的“中國主張”:在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針對如何戰勝亞太經濟面臨的挑戰,提出了“四點建議”;在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近平又用四個“我們要堅定不移”,強調要發揮亞太引擎作用,推動發展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 這兩次講話抓住了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推進自然離不開區域經濟伙伴協議的談判,從TTIP、CETA、TPP的談判進程來看,并不順利而且困難重重。近日,由美國大選而給TPP帶來的不確定性引發關注。TPP的簽約國雖然也寄希望于美國不會廢棄TPP,但轉投中國倡導的貿易協定RECP顯然已成為越來越多國家認真考慮的選項,如馬來西亞、秘魯和澳大利亞。

有外媒報道稱,習近平在利馬呼吁亞太地區領導人支持中國提出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來填補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很有可能放棄TPP所留下的空白。

據了解,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協定(RCEP),是由東盟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共同參加(“10+6”),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盡管中國并不是RCEP的發起者,但一直以來中國都承擔著推動協定談判進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