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女孩痛斥號販子”視頻事件所引發的輿論熱議持續不斷。隨著警方加大打擊力度號販子卻仍然存在的現象,號販子為何屢禁不絕以及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等話題也引起更大范圍的討論。
央視新聞1月30日的一篇報道認為,號販子屢禁不絕的原因有這三:一是醫療資源供需不平衡,北京60家三級醫院年門診量高達2億人次,90%的病人選專家號,而專家號全年不到180萬個,99%想掛專家號的人掛不上;二是掛號“實名制”有漏洞,多數醫院的網絡掛號平臺未與公安部門的身份證系統聯網;三是號販子違法成本低,隱蔽難發現,最多拘留處罰。
上述報道顯示,專家資源處于嚴重的短缺市場狀態,這必定導致求大于供的問題,也必然為號販子提供了孳生的土壤。
《新京報》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也顯示,號販子之所以猖獗,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在于醫療資源過于集中,資源配置不均。
該報的調查從另一個層面解釋了醫療資源配置不均為何導致號販子猖獗。該報稱,嚴法嚴懲固然可能令號販子消停一陣子,但不可能去根,當全國80%的優質資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時,基層診所想有人看病都難,大醫院的號販子想絕跡也難。
2014年4月,北京衛生計生委對外發布的2013年北京市衛生統計公報顯示, 2013年北京醫院接診人次就突破2億,較2012年增長10.9%。看病人次增速遠超醫護增速。而在這2億人中,外地病人占了很大一部分,比如協和比例為60%,??漆t院還會更高。
所以,業內普遍認為,從長遠看,有效解決號販子泛濫的問題,關鍵在于醫療改革的推進。在下一步的醫療改革中,一項關鍵改革就是在全國范圍內實現醫療資源的均衡化,提高地方醫療資源的水平,減輕北京等大城市的就醫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