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當利好 A股市場多家公司重組失敗仍漲停
最后更新:2015-05-14 23:53:29來源:信息時報
A股有錢任性,重組失敗也連拉漲停。周二宣布重組終止的金剛玻璃復牌后放量漲停,周三依然上漲0.83%。此前的大智慧、國發股份和石中裝備等也不約而同演繹了同樣的漲停故事。分析人士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有多家公司重組失敗之后蹊蹺現漲停,由于這類重組不確定性較大,建議股民觀望為主。
重組失敗后放量漲停
由于恢復審核時間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且關于標的公司的業務發展存在分歧,金剛玻璃決定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但周二復牌后,該公司股票卻依然獲得投資者追捧,在成交額大幅放量的同時,股價也封上漲停。周三該股走勢仍然強于大盤,最終上漲0.83%。
據2014年7月發布的重組預案,金剛玻璃擬通過定增+現金的方式作價5.06億元收購漢恩互聯100%股權,并配套募資不超過1.69億元,拓展“智慧城市”發展戰略版圖。
而對于此次重組終止,金剛玻璃表示,這對公司發展戰略、經營規劃及生產經營等方面不會造成重大影響,也不會影響公司未來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戰略規劃。
公司的樂觀表態在一定程度上給了投資者信心,復牌后出現大漲,表明投資者看好預期依舊,并未受到資產重組終止消息拖累。
無獨有偶,近日大智慧、國發股份、石中裝備也演繹了同樣的故事,復牌后連續拉漲。
市值管理惹的禍?
記者了解到,重組失敗股不跌反漲的情況多數在牛市中才出現。一般來說,重大資產重組失利對上市公司不是利好,意味著其籌備很久的戰略計劃落空,只能沿著原來的發展路徑繼續走,復牌后下跌的可能會比較大。但目前一些上市公司重組告吹復牌后不跌反漲,而且出現漲停,一方面可能是機構投資者在幫上市公司做市值管理,抬升股價;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牛市中股市大漲,之前處于停牌狀態的這些股票已成為“價值洼地”,復盤之后受到投資者的追捧而補漲。
一位市場人士直言,有些個股雖然重組失敗,但如果重組意圖相對明確,且重組標的類型確定性較高,這類個股后市重組預期反而被加強,短期內往往會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不過記者也發現,牛市中也并非重組失敗個股都能拉漲停。如江泉實業3月8日晚公告終止重大資產重組,3月9日復牌當天,開盤即直奔跌停板,并維持到收盤。
因重組消息的刺激,威華股份曾在2014年4月高見30.04元,之后的幾個月,股價一直在22元至29元之間波動。但是隨著公司重組宣告失敗,2015年2月25日復牌后,連續大跌,創下了重組消息披露后的新低13.61元,令高位介入者損失慘重。
而隨著近日多家公司發布重組失敗公告,新年以來A股公司并購重組失敗的案例數猛增,僅一季度就有17家公司宣布終止重組。
投資指南
避開重組流產“地雷”
去年下半年以來,證監會著力打擊重組過程中的內幕交易行為,目前看來已初見成效。越來越多的重組公司選擇將停牌時間節點前移,以圖堵上內幕交易的漏洞。不過,提前停牌也為重組帶來了不確定性,使得許多投資者蒙受損失。因此如何挖掘重組成功率高的上市公司,避開重組流產的“地雷”,成為了一門學問。
業內人士認為,炒作重組股主要在于對重組預期的分寸拿捏,有些公司本身業績較差或者前期股價上漲過高,一旦重組失敗或達不到預期,跌幅就會非常大。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目前在國內資本市場,“殼”資源還是非常寶貴,“借殼”上市也成為不少企業曲線上市的捷徑。特別是對于央企而言,即使股票“披星戴帽”,一旦大股東注入優質資產,公司基本面立即就會脫胎換骨。對于那些偏愛重組股的投資者而言,今后可把關注的目標放在央企上市公司上。
如何判斷重組的風險和把握投資機會?廣州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廣文表示,重組成功概率較大的公司,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大股東背景很強;資產關聯度以及盈利能力較高;重組后的資產對現有資產是增量,回報率比現有資產要高,估值合理。考慮到審核要經歷董事會、股東會、國資委、證監會、交易所等各個環節,審核周期長,投資者應更多關注預案提出不久和批復后真正能實施的上市公司。(記者 葉靜)


故宮三百年銅缸被情侶刻字“秀恩愛”:已報警
銅缸右側的兩個銅環把手之間,刻著一個愛心桃,愛心桃...
東方中文網:看東方 觀天下
東方中文網(http: dfzw net )簡稱東文網,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