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總編為中國房地產泡沫擔憂

最后更新:2015-09-14 22:02:23來源:澎湃
澎湃新聞記者 陶寧寧
9月11日,《經濟學人》發布了十年來首份關于中國商業的特別報告,報告研究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中國成為創新大國的必要因素。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采訪了《經濟學人》全球總編Zanny Minton Beddoes以及《經濟學人》中國商業編輯兼上海分社社長Vijay V. Vaitheeswaran。Zanny Minton Beddoes表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中期而言她依然看好中國經濟發展。但她直言,在短期內,中國的債務問題和房地產泡沫令她感到擔憂。Vijay V. Vaitheeswaran則表示,近年來中國的反腐是一件好事,但卻也造成一些官員和國企高管不敢“出頭”,而中國官員需要大膽一些,敢于承擔風險。
\
問:中國經濟增速正在放緩,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Zanny Minton Beddoes:中國經濟的增速放緩,這是毫無爭議的,尤其是重工業部分的增長相當緩慢。但我不認為這是一個令人感到可怕的事。
 
首先,中國的人均GDP已經處于一定高度,中國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富裕程度。所以GDP增速變緩一個很自然的現象。
 
第二,中國正在進一步步入老齡化。
 
第三,目前中國正處在轉型階段,從已投資為導向變為以消費、服務業為導向。
 
在這三重因素之下,中國GDP放緩其實并不是災難性的。
 
而我們看到的實際情況是,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福利水平也不斷上升,所以GDP并不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當然,我認為中國現在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如何管理自己的經濟增速,使GDP的放緩處在一個可控的范圍內。
 
問:您怎樣看待中國正在經歷的轉型?
 
Zanny Minton Beddoes:我相信,在中國市場的力量非常強大。中國在七十年代末已經開始轉型,就是改革開放,私人企業在經濟中發揮了相當強大的作用,這是有目共睹的。
 
過去,中國在經濟上的成就令人矚目。我認為,未來中國在經濟上的這種勢頭還會繼續下去。而中國經濟的進一步轉型依然要依賴市場的力量。
 
雖然,轉型可能會導致一些大型國企成為“僵尸”,但如果中國不轉型的話,長期來看勢必會造成很嚴重的問題。
 
我認為,中國經濟的活力還是要依靠私人企業。目前,中國的創業熱潮將會促使中國經濟更趨成熟、更加創新。
 
至于政治上的轉型,目前我們認為政治上的轉型并不是特別明顯。
 
問:您是否看好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您認為未來拉動中國經濟的動力在哪里?
 
Zanny Minton Beddoes:從中期來看,中國經濟還是很有活力的。從我們這次發布的《中國商業報告》中可以看出,中期中國經濟依然很有潛力,許多企業都極具創新精神。
 
我認為,中期來講,中國的經濟發展將取決于服務行業、消費。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問題還是改革,我們密切關注調結構的措施能否繼續推行下去。
 
我們關注中國政府的政策,看是否能夠調整經濟結構,從而在消費、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促進經濟增長。
 
問:您剛才提到中期看好中國經濟,那么從短期來說又如何?
 
Zanny Minton Beddoes:短期來看,我關注中國的債務問題和房地產問題。
 
在債務方面,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中國通過了一系列政策,發放信貸、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我認為在這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壞賬。如果不對壞賬進行處理,不重新組建一個管理框架的話,未來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但我認為,中國政府是可以應付債務方面問題的,但關鍵能否理性地應對。
 
另外短期來看,中國經濟短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然與房地產行業有關。如果房地產泡沫能處理好,那么它仍將拉動中國經濟持續上漲;但如果房地產泡沫擠破了,就會對中國經濟造成重創。
 
問:在本次發布的報告中,并沒有提到反腐的問題,你們是怎么看待反腐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Vijay V. Vaitheeswaran:反腐毫無疑問是很好的事,但同時卻也對經濟造成了一定束縛作用,比如許多官員和國企高管都不敢“出頭”了。
 
我們知道,中國一直在力推自貿區,但現在自貿區的負面清單還很長,自貿區的規模也不夠大。所以中國總理也督促地方官員要大膽一些、步子大一些,要敢于承擔風險。
 
我們也這樣認為,因此我們會密切關注未來反腐的這些副作用會不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