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廣告”牽出制假大案 貴州警方摧毀跨省制假團伙

最后更新:2015-05-14 23:34:13來源:中國新聞網
“野廣告”牽出制假大案貴州警方摧毀跨省制假團伙    貴州省公安廳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貴州警方通過戶外張貼的“野廣告”入手,成功摧毀兩個相關聯的橫跨多省,集產、供、銷為一體的特大制販假證件、假車牌犯罪團伙,案值金額高達2600余萬元人民幣。圖為警方查獲的涉案物品。 鐘欣 攝    貴州省公安廳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貴州警方通過戶外張貼的“野廣告”入手,成功摧毀兩個相關聯的橫跨多省,集產、供、銷為一體的特大制販假證件、假車牌犯罪團伙,案值金額高達2600余萬元人民幣。圖為警方查獲

  中新網貴陽5月13日電 (記者 張偉)貴州省公安廳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貴州警方通過戶外張貼的“野廣告”入手,成功摧毀兩個相關聯的橫跨多省,集產、供、銷為一體的特大制販假證件、假車牌犯罪團伙,案值金額高達2600余萬元人民幣。

  2014年7月,警方從貴州省公安廳機關圍墻外張貼的一辦理假證的“野廣告”開展偵查入手,發現一個由湖南雙峰籍人員組織的涉及多地,集產、供、銷為一體的特大制販假證件、假車牌犯罪團伙。

  貴州省公安廳和貴陽市公安局組成聯合專案組,創新運用體系化打擊犯罪新機制,對該案開展偵查經營,循線追擊。2015年2月3日,警方在貴陽市成功打掉了以湖南雙峰籍人員曾某為首的販賣假證件、假車牌犯罪團伙,繳獲價值20多萬元人民幣的假證件、假證照。

  經過對此案進一步偵查和審訊,專案組順藤摸瓜,又發現了另一犯罪團伙在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的制造假證件、假車牌原始加工廠和貴陽市觀山湖區的進行二次加工制假窩點。

  警方偵查發現,該湖南省雙峰籍團伙人員組織架構共分四個層級。第一層級為制模供貨商楊某仙夫婦(浙江省溫州市蒼縣人),主要負責從溫州向全國發放汽車假牌照模板、半成品;第二層級為販假中間人的胡某勝夫婦,主要負責與貴州、湖南、新疆等十多個省(市)制假販假商進行聯絡發貨;第三層級為加工送假貨商馬某夫婦,主要負責貴州制假販假團伙的指揮,接單、加工制作、發放汽車假牌假證,還由其母王某秀在貴陽市銷售和發放制作好的汽車假(套)牌照;第四層級為聯絡銷售人員,主要由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人員構成。

  自2013年起,楊某夫婦便通過物流為馬某夫婦提供在浙江溫州制造假牌照的模板、半成品。馬某夫婦在貴陽市繁華路段大肆張貼、噴涂制假廣告,按照他人要求再次加工制作販賣假車牌。每天上午8時30分至9時30分或下午14時至16時許,在貴陽市多地進行交易販賣,涉及貴陽市以外各市、州及外省區的用戶,他們則通過快遞公司發出。

  5月7日,在浙江警方的配合下,專案組多地統一聯合行動,一舉打掉了以湖南雙峰籍人員馬某某為首的制販假證件、假車牌犯罪團伙,共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24名,搗毀制假窩點3處,收繳制模機7臺、全國各省水印制假模板16塊、涉及全國多地的各類假車牌5.5萬余副,各類假證件5.1萬余本,案值金額2600余萬元人民幣。

  目前,中國各地均有涉及制假的案例出現。貴州警方分析,制販假證、假車牌等違法犯罪案件屢禁不止,屢打不絕,主要存在社會需求大,灰色市場活躍;非法利潤高,違法犯罪成本低等特點。警方表示,不法分子法制作的假牌、套牌流入社會以后,將影響正常的交通秩序,增加治安防控的難度;同時增加了警方打擊犯罪的難度。

  該案的成功告破,為警方今后偵辦同類型案件提供了借鑒。該案是從一個街面辦證電話號碼衍生出來的案件,通過體系化打擊、警種聯動有效解決了打擊集團性、跨區域團伙犯罪的被動局面。

  同時,貴州警方先后派出多個偵查小組對犯罪團伙的各個犯罪環節開展偵查,在實施抓捕前就固定了犯罪團伙組織結構、窩點情況、交易方式、資金流向等大量證據,為案件的訴訟提供了鐵證。

  此外,貴州警方在本案偵破過程中樹立加強積累打擊,整體移訴的理念,由貴州省公安廳明確偵查經營主辦單位和協辦單位,多個協辦單位為主辦單位做好服務支撐,形成合力,最終真正實現了對犯罪團伙打深打透的典型案例。

  貴州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趙翔表示,警方將堅持體系化打擊犯罪基本思路不動搖,加強對各類小案件、小線索、小現場、小信息的深度經營、積累打擊和源頭整治,堅持打源頭、端窩點、斬渠道,深挖幕后組織者、策劃者、實施者,確保除惡務盡、斬草除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