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東龍湖副CBD為何成為地王窩?

最后更新:2015-10-11 11:10:17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田蕊

\

(資料圖)

  短短一年多,鄭東新區龍湖區域先后誕生了6個“地王”,每畝地價格超過1500萬元。按照測算,這塊區域的房產未來售價絕對媲美北上廣,開賣到3至5萬元每平方米才能“不怎么虧本”。不過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這些地王中并沒有全國一線房企身影,幾乎全是本土地產商。

  是什么原因讓開發商們對龍湖區域趨之若鶩,地王頻出?

  地王扎堆

  2012年10月18日,鄭東新區龍湖在禮炮齊鳴中成功蓄水,經過沉淀的黃河水從龍湖北側入水口的6個龍頭中噴涌而出,正式拉開了這一區域一波又一波的搶地浪潮。

  8月26日,鄭政東出[2015]10號地最終被鄭州永隆置業(永威置業子公司)以12.5億元競拍成功,單價1753.50萬元/畝,樓面價達到了15471.64元/平方米,成為鄭東新區副CBD區域新的“地王”。而永威此番勝出,經過73輪競價,從起始價到最終一錘定音,每畝漲幅逾500萬元。

  戴上地王桂冠的永隆置業是一個剛成立三個月的公司,由鄭州市永威置業有限公司聯合百瑞信托成立。鄭州本地媒體一直在聚焦拿下10號地的新晉地王其支付的價格是否“有些貴”。鄭州市永威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水旺對此正式回應稱,拿地時節恰逢永威成立10周年,這塊地品牌意義大于拿地成本。“未來的售價還沒有考慮,年內是否面世也還不能確定。”

  為在鄭東新區副CBD拿下一塊標志性土地,永威曾蓄謀已久。對于河南本土一家新興而風頭正勁的地產企業來說,才能夠更輕易地彰顯其在鄭州房地產行業中的“江湖地位”。如果說這是一種“情懷”,似乎也是鄭東新區副CBD區域最近誕生的“地王”身上所共有的。

  在永威之前,龍湖CBD就已算是鄭州乃至全國罕見的“地王窩”了。2015年6月9日,河南正弘置業有限公司以總價16.54億元,每畝單價1708.50萬元,拍下鄭政東出【2015】7號地塊;2014年8月29日,建業集團與海馬投資集團聯手,以總價14.443億元,每畝單價約1510萬元,競得鄭政東出【2014】8號地塊;2014年8月20日,河南省豫農置業有限公司競得面積約67.7畝的鄭政東出【2014】7號地塊,折合單價1704.8萬元/畝;2014年8月6日,鄭州國投置業有限公司以5.2億元成功奪下鄭政東出【2014】6號地塊,每畝1614.32萬元,;2014年6月5日,河南中盟地產有限公司以高達2.883億元總價競得鄭政東出【2013】24號地塊,折合單價1587萬元/畝。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龍湖區域的土地單價由每畝1587萬元拉升到了1753.50萬元,先后誕下6代“地王”。即便是在2014年全國房地產市場一片慘淡的情況下,上半年依然連續出現4個地王。

  規劃成就地王溫床

  鄭東新區副CBD區域之所以地王頻出,與這一區域金融服務、休閑娛樂和高檔居住區的高端定位與規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放眼鄭州,尚未有任何一個區域定位能出其右者。

  龍湖是鄭東新區規劃的點睛之筆。作為一個極度缺水的城市,人們對于水總是有著強烈的渴望,政府對于龍湖區域的規劃不惜代價,硬生生地在平地上造出了一個“龍湖”。整個龍湖水域面積為5.6平方公里,蓄水量相當于兩個半西湖。

  龍湖區域的規劃始于2003年8月,7年后啟動拆遷,12個行政村、37個自然村,拆除1000多萬平方米各類建筑,征遷2.2萬人來為這一人工湖讓路。

  龍湖蓄水成湖后,加上其他水域,整個鄭東新區水面總面積達到11平方公里,約占到鄭東新區規劃面積的1/10。

  按照規劃,龍湖地區主要由三大功能區組成:龍湖北部和南部片區及村莊安置區主要以居住用地為主;副CBD區是由旅游設施、休閑娛樂設施和商業設施、高層復合式設施組成的休閑娛樂區;人工運河兩側以商業服務區為主。CBD中心和CBD副中心通過3.7公里長的運河相連,形成一個“如意”型,運河兩岸是45米高的建筑。

  《鄭東新區龍湖地區詳細規劃》的主要控制指標顯示,龍湖北區內環北側居住用地容積率控制在1.7以下,外環路兩側居住用地則控制在2.0~2.5,這也表明未來龍湖副CBD內地塊的容積率較低,商務辦公舒適度都較高。

  如此高端定位,涉及巨額拆遷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費用從何而來?官方給出的答案是“龍湖建設所需經費可以通過龍湖地區土地升值來解決”。這意味著早在規劃之初,地王的產生就被“頂層設計”好了,成為地王窩注定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面子vs生意

  十幾年前,鄭東國際會展中心打下第一根樁基,到如今鄭東新區CBD已成為鄭州城市形象新名片。如果把鄭東新區建設看作一場戲的話,龍湖副CBD才是整個鄭東新區真正的“壓軸戲”。

  對于開發商而言,這里是鄭東新區土地盛宴中最后一道主菜,稀缺性決定了其價值。

  而政府在龍湖地塊出讓的節奏上,把握得相當好——一塊地一塊地的出。這個圓形的區域就像一個蛋糕,畢竟只有這么大,切掉一塊就少一塊,土地價格也在這一次次的出讓競拍中被不斷拉高。

  值得關注的是,從歷次地王名單來看,這里并未出現全國一線開發商的身影,都是國企與本土開發商。而究其背后沖動,亦有“面子”成因。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對于本土企業而言,龍湖區域就像一塊高地,只有在這里占據一席之地,插上一面寫著自己名字的小紅旗,才能刷出他們的存在感。

  建業集團掌門人胡葆森與海馬集團老總景柱聯手,在2014年8月29日擊敗所有對手,以14.4億元的總價拿下龍湖區域的95.5畝住宅用地,每畝地價1511萬元。之后開建的“建業海馬九如府”,堪稱目前入市的河南本土最土豪項目,洋房每平方米3萬元,別墅每平方米高達5萬元。

  不過,外界對建業這次出手有頗多疑慮。以建業海馬九如府地塊控規要求容積率不高于1.7,這樣算來樓面價已達1.34萬元/平方米,九如府實際設計控規目前的容積率是1.46,實際樓面價則達到了1.59萬元/平方米。成本要在2萬元以上,再刨除各種各樣的費用,以及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按照目前公布的價格來看,或許“不掙錢”。

  永威置業一位內部人士亦對公司成為新晉地王發表自己的看法:“雖然拿下了地王,但其實不掙錢。”

  地王兇猛,對于開發商來說,就像一把雙刃劍,可能是輝煌戰績,也可能是萬丈深淵。

  對于普通購房者來說,面粉貴了,面包會漲價。然而,瘋狂的地王游戲放在前幾年房價經歷幾輪暴漲背景下,因房價上漲溢價而得以化解困境。但對于鄭州這個二線城市來說,在龍湖CBD推出價格媲美北上廣的產品能否被市場接受并消化,尚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