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信“網站理財”高回報 90后富二代百萬巨款打水漂

最后更新:2015-05-14 23:25:1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京5月13日電 (席如明 朱烽)投資額高、短期利息高,一詐騙網站以做投資理財生意為幌子,頻頻誘惑網民,江蘇南通開發區一位90后富二代男孩陸某,卻輕信“理財網站”高回報而“中槍”,在巨款源源不斷匯給“理財網站”指定帳戶后,才開始心生疑竇的警覺起來,但是,“理財網站”卻關掉網站、并將陸某的QQ拉黑,陸某的近百萬也打了水漂。

  5月13日,南通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披露了案件詳情,提醒市民警惕“高回報”的網絡理財。

  “你想做理財生意嗎?我這兒有很多的理財項目可以做,讓你坐在家里分利,如果在我這兒投資,不僅時間短,而且利息高,回報快,無風險,最起碼確保你每個月10%的利息”。

  2015年1月,南通開發區小海街道的陸某,在一個論壇看到一則貼子,并在該網站認識了一位自稱做理財生意的總負責人,對方煽風點火地對陸某游說在網上貸款時間短、返還利息高。

  “我們是做網上貸款的,籌集資金再去投資,投資項目也很多,保證能賺到錢,如果把錢放在他們那里,收益會很高,具體要看投資情況,但肯定收益不會少于每個月10%。”

  為了得到陸某的信任,這位“總負責人”提出可以通過QQ聊天方式,讓陸某更加了解對該網站理財的認識,并主動將他的QQ號和手機號碼留給陸某。隨后,陸某以網名“最后的摯愛”與對方“魚明總貸”成為了QQ好友。

  “最后的摯愛”與“魚明總貸”自成QQ好友后,兩人在網上不斷交流理財方式,此后一連幾天,陸某只要打開QQ,便收到“魚明總貸”不斷發來客戶在該網站投資的各種理財收益明細表。

  “投資時間短,又是高額回報”陸某一一仔細“查看”了對方發來的明細帳后,確信好多客戶都在該網站賺了不少錢,便一改原先對“魚明總貸”的警覺、懷疑,決定“小試牛刀”,為了便于保持聯系,雙方還相互留下手機號碼。

  時隔數日后,“魚明總貸”通過QQ給陸某發來一個理財的專用帳戶,并指定陸某將錢打進該帳戶。

  2015年4月8日、9日,陸某按照“魚明總貸”指定的理財帳戶,通過建設銀行卡的網上銀行,先后分兩次轉賬給對方指定的名為黃艷艷和高東華的賬戶,共計5.5萬元。

  “最近一段時間效益比較好,如果你想在短時間內得到高額回報,就必須繼續投資”,4月11日上午,“魚明總貸”打電話給陸某,并將3700元利息打到陸某的帳戶。

  “才僅僅過了一天時間,就有這么多的利息進帳了。”此時的陸某似乎徹底相信了“魚明總貸”這位網站理財總負責人。

  2015年4月11日、12日,對理財網站堅信不疑且毫無防備的陸某,按照對方的意思,先后通過網銀向指定銀行卡號匯去共計19萬元。

  “最近有幾個大的投資項目,值得考慮,建議可以大量投入一定的資金”。4月12日晚上,“魚明總貸”給陸某打來可以繼續投資的電話,隨后分三次陸續給陸某的帳戶返還利息26406。

  天上不會掉餡餅,高額的利益背后,必定是深不見底的陷阱。此時的陸某像著迷似的,又連續于4月13日至25日,先后分14次通過建行卡網銀和支付寶向對方指定帳戶轉帳69.6萬元。

  4月25日晚上,陸某打電話給“魚明總貸”,對方手機號碼卻變成空號,對方還將陸某QQ“拉黑”。

  QQ被“拉黑”,手機又成了空號,對方如石沉大海沒了蹤影,一連兩天,急得如熱鍋上螞蟻的陸某因聯系不到對方,如夢似醒發現受騙上當。

  4月27日上午,心急如焚的陸某急匆匆地來到就近的小海派出報了警。隨后,開發區警方立案偵查。

  為此,南通開發區警方提醒廣大市民:針對目前各類詐騙犯罪分了不斷翻新詐騙手段現象,不要輕信陌生人所謂的高額投資,不要往陌生的網上銀行帳戶匯款,不要輕信網上流轉的各類詐騙信息和網址,一旦涉及,由此造成的經濟損不堪設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