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返亞洲”戰略步調凌亂

最后更新:2015-05-14 23:18:3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電(中新社記者 石巖)就在五角大樓暗示將向南海派出軍機和軍艦的同時,一項旨在快速推進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的議案在美參議院程序性投票中遭遇重挫。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期,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步調勢必更加凌亂。

  在參議院遇阻的議案名為貿易促進授權議案(TPA)。該議案賦予美國總統對外締結貿易協定以更大權力。如獲通過,國會就將對完成談判的貿易協議文本進行直接表決,不對協議內容作任何修改,以加快貿易協定的批準流程。這一授權被認為是奧巴馬政府完成TPP談判的先決條件。

  隨著6月份的臨近,TPA的命運日漸引發各界矚目。參與TPP談判的各方認為,鑒于美國總統選戰今年下半年將逐漸升溫,愈加不確定的政治氛圍將為TPA的前景蒙上陰影。有鑒于此,多國已將TPA能否在6月份前通過定為是否推進TPP國內程序的先決條件。

  此番重挫使TPP前景更加黯淡,更糟糕的是,這一結果料將加大TPA在眾議院獲得通過的阻力。

  普遍認為,TPP是奧巴馬政府推進其“重返亞洲”戰略的重要支撐。有人甚至將其比喻為“重返亞洲”戰略的經濟版,以區別與在外交和軍事上對亞洲地區的介入。

  事實上,相較于外交和軍事力量,經濟版“重返亞洲”更具有實質意義。因為“重返亞洲”的一個核心目的便是遏制中國,而日漸強大的經濟實力被認為是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增強的基礎。另一方面,沒有經濟上的“好處”,亞洲各國也不會冒著觸怒中國的危險向美靠攏。

  然而,TPP的推進卻并不順利。由于其過高的標準,使一些經濟實力相對弱小的國家承壓。這便是菲律賓4月底宣布現政權放棄加入TPP的原因。

  與此同時,作為TPP談判中的兩大主要引擎,美日兩國圍繞大米和汽車等焦點領域的分歧仍未完全消弭。這一分歧已成為橫亙在TPP前路中的一塊巨石。

  之于美國國內,奧巴馬政府甚至未能搞定其所在的民主黨。由于擔憂本國工人利益受損,加之其所主張的懲罰匯率操縱行為等舉措未受關注,包括參議院民主黨領袖哈里·里德在內的很多民主黨人明確對TPA說不,成為此次阻撓議案的主力軍。

  需要指出的是,在這一經濟版“重返亞洲”戰略中,日本成為美國的“鐵桿粉絲”。但美國對日本安倍政府的倚重乃至于縱容,客觀上促進了同為美國盟友韓國的疏離,后者與中國的加速靠近,便是明證。

  在這一勢頭下,中韓自貿區已結束談判,并有望于近期正式實施。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自貿區升級談判也在不斷推進中。中國倡議的亞太自貿區,獲得相關各國的積極響應。同樣是中國倡議的亞投行,也吸引了包括眾多美國盟友在內的歐亞多國加入。

  相較之下,失去經濟支撐的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卻如同“跛腳鴨”一樣繼續推進,這無疑是不可持續的,也是危險的。人們擔憂,美國軍事力量的“單兵推進”,將進一步打破該地區本就脆弱的均勢,成為領土爭端之外另一個“不穩定因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