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雪鐵龍的自我救贖

最后更新:2015-06-14 23:19:44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 倪佳 發自廣州

作為神龍汽車一直以來的主打品牌,東風雪鐵龍在神龍汽車20余年合資時光里一直承擔銷量主力的角色,直到2013年東風標致通過一波新品集中上市后,東風標致的銷量才第一次占據了神龍汽車銷量第一的位置。

對于兄弟品牌在銷量上實現的超越,東風雪鐵龍內部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今年作為東風雪鐵龍“龍騰C計劃”的收官之年,沿著增長勢頭把銷量趕上去才是東風雪鐵龍的首要任務。

“東風雪鐵龍的新產品導入步伐肯定會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雪鐵龍產品將來到中國。”東風雪鐵龍品牌管理及公關分部主任瞿剛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有分析指出,相比實現銷量目標,東風雪鐵龍目前更迫切的任務,是化解在華發展20余年一直被忽視的品牌美譽度建設問題。

銷售壓力顯現

2015年是東風雪鐵龍“龍騰C計劃”的收官之年,能否實現全年35萬輛的銷售目標是最終考核該計劃能否順利收官的重要標志。東風雪鐵龍也將實現年度銷量任務作為最重要的工作目標,據官方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4月東風雪鐵龍累計銷售102393輛,同比下滑4.3%,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29.3%,能否完成全年目標目前尚不明朗。

相比兄弟品牌的東風標致而言,東風雪鐵龍的銷售壓力并不輕松。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東風標致累計銷量達到142650輛,同比增長20.68%,年銷量目標完成率達31.7%,這樣的成績在合資企業銷量紛紛跳水的環境下顯得尤為出色。

2013年,東風雪鐵龍在上海正式公布品牌2013-2015年中期規劃。這一份名為“龍騰C計劃”的規劃顯示,到2015年東風雪鐵龍銷量突破40萬輛。但是去年,東風雪鐵龍的銷量實際銷售為32萬輛。想要在今年實現40萬輛的銷量目標,東風雪鐵龍必須同比增長25%。

識時務者為俊杰。東風雪鐵龍沒有盲目地追求銷量目標,在意識到自身的發展狀況后,東風雪鐵龍將今年的銷量目標調整在了35萬輛上,即只需要與預計的車市整體增長10%的水平相當就可以實現銷售目標。上述東風雪鐵龍內部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現在的形勢來看,10%的增長實現起來難度也很大,目前市場上一線合資企業都選擇官降形式進行促銷,對此東風雪鐵龍早在“官降潮”開始之前就進行了價格調整,以保證價格戰上先入為主的優勢。

年內再推3款新車

與東風標致新品密集投放相比,東風雪鐵龍的產品線略顯單薄,直到今年2月,東風雪鐵龍才推出旗下首款SUV車型C3-XR。

對于東風標致的出色表現,有業內人士將其總結為獲益于新品的集中投放所致。對此瞿剛也予以認同,“東風標致去年以來集中投放了五六款產品,東風雪鐵龍去年只是推出了新愛麗舍和直到今年才正式銷售的C3-XR,在偏愛新品消費的中國市場上,東風雪鐵龍剛好處在新品的空當期。”

實際上,東風雪鐵龍將未來產品的希望一方面放在快速導入上,另一方面則是通過EMP1和EMP2這兩個模塊化平臺進行再開發。剛剛過去的4月份,東風雪鐵龍銷量為27009輛,其中新愛麗舍銷量就達到了10508輛。作為東風雪鐵龍旗下首款出自模塊化平臺的產品,新愛麗舍的成功也讓東風雪鐵龍看到了模塊化平臺的未來和希望。不過從目前的研發能力來看,東風雪鐵龍要獨自具備產品研發的能力還時日尚早,東風雪鐵龍短期內的產品導入依然需要依靠PSA集團的支持。

集團層面來看,東風標致如今的增長勢頭明顯要強于東風雪鐵龍,但實際上東風雪鐵龍的品牌影響力和營銷能力并不弱于兄弟品牌。雖然產品數量上東風雪鐵龍存在短板,國內SUV產品大紅大紫的時代,東風雪鐵龍旗下僅有新世嘉、全新愛麗舍、新C5和C4L等4款轎車產品在打拼市場。但是憑借這4款車,東風雪鐵龍卻在2014年實現了32萬輛的年銷量目標。

據悉,東風雪鐵龍在今年年內還將推出3款新車以擴充產品線。“隨著終端銷售能力的增強,我們會把原裝進口的車型很快引入中國,包括全新雪鐵龍C4畢加索的5座和7座版及AIRCROSS等進口車,這對我們東風雪鐵龍覆蓋的細分市場首先是一個補充,后面的國產計劃正在規劃中。”瞿剛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提升品牌美譽度成關鍵

隨著東風雪鐵龍近幾年的努力,中國市場已經超越法國市場,成為雪鐵龍旗下最大的單一市場。

而就在4月19日,東風集團與標致雪鐵龍集團簽署了聯合開發“全球模塊化平臺(CMP)”和設立“共同研發中心(DPCT)”項目,其中雙方將投入2億歐元,共同開發針對覆蓋B級和C級乘用車的模塊化平臺,預計2018-2020年,雙方陸續在此平臺面向全球投放上10個基本車型,平臺規模初步預計可達到千萬臺級別。

由此可見,至少在2018年前東風雪鐵龍的產品線難以出現同門兄弟東風標致那樣的集中爆發式的增長。在缺少足夠新產品的前提下,要實現銷量的飛躍增長是對東風雪鐵龍營銷團隊極大的考驗。

對此瞿剛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我們認為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挑戰也會越來越大,但是機會還是存在的。如果能扎扎實實把自己所有的營銷工作做到位,我相信我們仍然會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作為在華發展時間最長的第一批合資企業,東風雪鐵龍擁有更長的時間和機會了解中國市場發展,特別是這一輪新產品和新技術推動下的銷量提升使得東風雪鐵龍看到了向上發展的希望。只是由于雪鐵龍品牌自身在華并未有針對性地培育品牌影響力,導致了作為合資企業的東風雪鐵龍包括神龍汽車在品牌向上發展的過程中的效果并不明顯,突出的例子就是作為商務和高利潤的B級車如C5和508的市場銷量表現遠不如老對手大眾、通用等企業。

同濟大學汽車營銷管理學院博士龔在研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東風雪鐵龍在品牌營銷方面的手段略顯保守,其產品技術特點的推廣并不到位,給消費者留下的印象并不鮮明。目前東風雪鐵龍通過幾十年合資時間下來,只是在品牌知名度上有所建樹,但在影響消費者最終購買決策的品牌美譽度方面的工作還遠遠不夠。未來東風雪鐵龍想躋身一流合資品牌行列,在品牌美譽度方面的投入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