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工摹形,巧匠竊意——雪鐵龍畢加索
最后更新:2015-09-09 22:44:17來源:iWeekly
1998年10月,當雪鐵龍第一輛緊湊型MPV首次亮相巴黎國際車展——這個獨特的、超出人們概念范疇的產品,立即以其越野車般的高度和視野,它將車、生活與藝術的關系重新解構組合,圓滑的流線車身,以及浪漫、圓潤和時尚的水滴造型,虜獲了大批先鋒人士的心。它,被命名為——薩拉·畢加索。
《亞威農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間曾多次修改。畫中五個裸女和一組靜物,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構圖。
1906年畢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繪畫影響,而轉向一種新畫風的探索。于是,他畫出了一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杰作——《亞威農少女》。這幅不可思議的巨幅油畫,不僅標志著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
這幅畫的標題是由畢加索的朋友安德魯•塞爾曼所加,據說畢加索本人對之并不喜歡。但不管怎樣,這只不過是作品名稱罷了。在現代藝術中,標題與作品的相關性越來越小,畫家們常常有意識地不以標題來說明作品的內容。
和《亞維農的少女》一樣,薩拉·畢加索在90年代末的車壇上,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薩拉·畢加索的總設計師,雪鐵龍資深工程師多納托克先生,正是借“畢加索”之名來表達對畢加索先生的喜愛與敬意。他認為,這輛整體曲線流暢順滑、發動機艙和乘員艙的過渡幾乎是一氣呵成的車型,應當為汽車設計打開一片新的天地,就像大師重新定義了現代藝術的發展一樣。因此這輛全長僅有4276mm,寬度1751mm的緊湊型小車,竟然擁有2760mm的巨大軸距。它以空間效率的極致為目標,以三大結構融為一體的單箱結構為特點,象征著繁華年代里人們對舒適與閑暇生活的憧憬與追求。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在長大之后仍然是個藝術家。”
《科學與慈善》病婦那只柔軟細長的手,就好比一段安詳優美的語言,在款款傾訴。
畢加索的父親唐霍塞,破天荒地親自做模特兒,于是他就成了畫面左邊坐在病人床旁的醫生。唐霍塞一生拘謹踏實,極少照相,后人也許只能通過這位“醫生”來想像他的模樣了。
《科學與慈善》在1897年的馬德里全國美展上獲得贊揚,接著又在馬拉加市的全省美展上摘取了金像獎。畫面體現了16歲少年對人生的思考——人類需要兩種關愛。
現今雪鐵龍全新C4 PICASS0的設計語言還能在《科學與慈善》畫中觀之一二。車頭將新人字標識一直延伸到大燈尾端,雙氙氣前大燈與分離式的LED日行燈組合,修長的“雙眸”委婉祥和,貼心關愛油然而生。它體現了設計師對全新C4 PICASS0注入的家庭、親友的關愛之意。從2785mm的五座版軸距和2840mm的七座版軸距,不難看出C4 PICASS0的舒適自由。它的LOFT全景座艙,引入超大面積玻璃設計,是一種通透環繞的全景視覺體驗,想讓人們盡情體驗與大自然充分融合所帶來的愉悅。
“藝術的使命在于洗刷我們靈魂中日積月累的灰塵。”
這里,畢加索破壞了許多東西,可是,在這破壞的過程中他又獲得了什么呢?我們發現那種破壞是相當地井井有條:所有的東西,無論是形象還是背景,都被分解為帶角的幾何塊面。這些碎塊并不是扁平的,它們由于被襯上陰影而具有了某種三度空間的感覺。這些非同尋常的塊面,使畫面具有了某種完整性與連續性。
在行車中,危險的發生我們無法估算,如同我們并不總能確定畢加索畫中的碎塊是凹進去還是凸出來,但可以確信的是,安全保護系統一定能預防和降低危機的傷害。
雪鐵龍全新C4 PICASSO也將生活與科技進行更具時代的完整性。
它采用數字化人機雙屏交互系統,并配有自動泊車、換擋撥片、智能免鑰匙系統等諸多駕駛輔助配置。在安全科技方面裝配主動安全帶、前后倒車雷達+倒車影像、越線輔助系統、SAM盲點監測等全方位安全保護系統。
畢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不僅因他成名甚早和《亞威農的少女們》、《格爾尼卡》等傳世杰作,更因他豐沛的創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層面的藝術作品。
而汽車本是沒有靈性的,當把人的靈性賦予汽車,車便也就有了靈性。“畢加索”從人到畫作再到汽車的多重“身份”轉換,展現出的均是對藝術的探索與革新,也是汽車設計師將自己的作品與藝術大師之間建立起強烈的情感紐帶。


故宮三百年銅缸被情侶刻字“秀恩愛”:已報警
銅缸右側的兩個銅環把手之間,刻著一個愛心桃,愛心桃...
東方中文網:看東方 觀天下
東方中文網(http: dfzw net )簡稱東文網,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