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壞賬風險發酵 銀行業成重災區

最后更新:2015-06-10 21:26:45來源:華爾街見聞
 
18099fd8ee95f73cf45c09d4d18d945a

浙江壞賬風險發酵銀行業成重災區,因壞賬計提大增,一國有大行的浙江分行目前為止只完成全年凈利潤目標的10%。

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稱,中國銀行浙江分行由于不良貸款快速增加,今年凈利潤大幅下滑,中行行長陳四清要求上半年浙江分行必須完成利潤目標的50%,而目前只完成了計劃的10%。

外媒稱,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上半年的凈利潤目標為6億元。消息人士稱,中行浙江省分行上半年撥備前凈利潤有10多億元,但今年以來不良貸款快速上升,貸款減值準備大額增提,令利潤大幅下滑,與時間進度差距巨大。

此前公布的財報顯示,中國五大國有銀行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速集體跌破2%,壞賬率全體上升,均在1%以上。農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達到1.65%,較年初增長0.11個百分點;工行不良貸款率上升0.16個百分點至1.29%;交行、中行、建行不良貸款率均在1.3%左右。

浙江省銀行業的壞賬問題在全國來看尤為嚴重。

浙江銀監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上升。截至3月末,本外幣不良貸款余額1564億元,比年初增加166.6億元;不良貸款率2.13%,比年初提高0.17個百分點。

而浙江省城商行年報顯示,多家城商行甚至出現了凈利潤大幅負增長的情況。

包括紹興銀行、金華銀行、溫州銀行、杭州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2014年的凈利潤凈利潤較上年同比增幅分別為-20.85%、-10.73%、-8.36%、-7.57%。

除了息差業務利潤縮窄以外,吞噬銀行利潤的正是資產質量的不斷惡化。

以溫州銀行和杭州銀行為例。據《21世紀經濟報道》整理統計,溫州銀行和杭州銀行在2014年撥備前的利潤實際上仍為正增長。

2014年溫州銀行實現撥備前利潤17.08億元,比上年增加了3.03億元。但溫州銀行2014年資產減值損失8.45億元,較2013年的4.6億大幅增加了83.7%,擠壓了利潤空間。同時,溫州銀行經營成本也有所下降,2014年末該行成本收入比率為37.87%,同比下降3.85個百分點。

溫州銀行2014年年報顯示,該行2014年實現凈利潤6.46億元,比2013年的7.05億元同比減少了0.59億元,同比下降了8.36%。溫州銀行2014年末總資產為1262.83億元,比年初增加222.23億元,同比增長21.36%。全年主營業務收入31.78億元,同比增長14.8%。

而杭州銀行2014年撥備前的利潤總額也是正增長,2014年撥備前其利潤總額為67.39億元,較上年增加9.43億元,增長了16.3%。杭州銀行2014年計提撥備24.46億元,而2013年計提撥備額度只有10.24億元,2014年多計提了14.22億元,計提額度增長了一倍有余。

此外,壞賬在增長的同時有大量問題或許還沒暴露出來,由于部分不良貸款被展期或挪至表外,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很難評估。

評級機構惠譽表示,在處理不良資產方面,中國的資產管理公司在銀行體系之外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些資產管理公司直接從借方手中買入資產,所以不良資產往往被挪至表外而沒有得到體現。而監管部門的克制也推遲了對不良資產的識別。

這些特征會掩蓋了銀行業不良貸款的真實水平,進一步降低了金融系統中債務問題的透明度。民生證券銀行分析師鄒恒超預計,今年壞債會全面增加。數據體現的不良貸款率水平已經很高了,但如果將被挪至表外的不良資產納入統計,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真實水平可能還要高。惠譽在研報中表示,估計信貸總額中有38%沒有走傳統銀行貸款渠道。

不過國金證券此前在一份研報中認為,浙江不良重災區的不良暴露可能已經進入尾聲。

國金證券稱在本輪周期中,浙江地區銀行業的資產質量問題在全國范圍內率先爆發,至今已有3-4年。作為上市銀行中浙江地區資產規模占比最高、風險敞口最大的唯一樣本,寧波銀行的資產質量回升表現預示著當前中國資產質量問題的重災區浙江地區的不良暴露可能已進入尾聲。 3-4年前存量不良資產的風險暴露已經完畢,而近3-4年來新發放的貸款的風險管控非常嚴格,這一不良暴露“新老劃斷”時點漸行漸近。